栏目: 作者:章 云(资格证书号:A0170615080001) 时间:2025-09-09 查看:次
风险提示: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,据此入市风险自负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
(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)
【市场信息】
【兴业证券:波动是为了更好地向上】近期市场调整幅度加大,核心在于两点,一是此前上涨斜率加快,二是此前行情结构极致分化,需要短期波动进行消化、整固。首先,8月以来市场上涨斜率加快、波动率加大,需要短期震荡休整后回归“健康牛”本色。其次,此前结构极致分化造成的局部过热需要降温,“多点开花”才能使行情更持续。因此,展望后市,短期的波动更多在于节奏和结构,支撑本轮“健康牛”的核心逻辑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,无惧波动,波动是为了更好地向上。配置方面,结构比节奏重要,指数波动空间有限,更建议通过结构而非仓位应对。结构上,挖掘成长、精选顺周期,兼顾胜率与赔率,重视港股互联网、创新药、新能源、新消费、景气周期。来源:财联社
【中信证券:淡化市场波动】观察到最近国内和海外存在三种市场流动性特征。一是ETF资金流向明显分化,宽基减而行业/主题增,A股减而港股增;从各类ETF持有人以及FOF委托人持仓结构来看,上述资金行为反映出机构配置型资金还是有明显的高切低特征,而近期的强趋势板块主要还是主动选股型资金驱动。二是市场或步入2021年以来主动型公募产品最后一轮密集申赎换手阶段,伴随机构重仓的核心资产上涨,前述产品有望逐步消化赎回带来的压力,对应的机构票或是下一轮产业趋势以及经济回暖过程中的配置重心,过去几年重小轻大、规避机构持仓票的策略模式可能不再成立,回归核心资产正成为现实。三是海外高债务资金利率和央行被动的降息压力共存,欧美国家在高债务资金利率的环境下被迫步入降息周期,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当中的压力在减缓,反内卷的大趋势下,未来中国制造业把份额优势转变成定价权、进而转变为利润率长期回升,是中长期可以预见的最重要的基本面线索之一,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在持续提升。配置策略上,建议投资者淡化市场波动、调整持仓结构,继续聚焦消费电子、资源、创新药、化工和游戏等领域的结构性机会。来源:财联社
【中国银河:本次调整是健康的调整】上周市场的调整,本质上是技术性调整,它与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关系不大。持续上涨累积了较多获利盘与解套盘。本次调整是健康的调整,也是必要的调整。综合成交量、估值水平、投资者开户数、交易拥挤度、板块轮动等特征看,近期市场处于较热状态但不极端,这是慢牛过程中的回调,不是上涨行情的结束,即所谓牛市多长阴。成交放量意味着一些投资者兑现离场,而另一些投资者趁机入市。高换手有助于沪指夯实3700点附近的平台,实现从阻力位到支撑位的转变,高换手也有助于抬高市场平均成本,从而使后续的上涨更加健康、更可持续。来源:财联社
【市场分析】点击下方“余下全文”查看行情分析
昨日沪深主要股指呈现平开震荡、窄幅整理的走势,成交量总体处于萎缩状态。其中创业板指数小幅下跌,其他市场指数均小幅上涨。活跃市值冲高回落、窄幅震荡,资金进场积极性有待提升。
从上证指数走势来看:股指继续小幅反弹站上5日成本均线,成交量总体萎缩,多空资金净流入134.92亿元,相比上周五流入量有一定的降低,说明短期反弹之后资金进场积极性稍显不足。板块结构上,前期总体涨幅较小或调整充分的周期类、消费类,机器人等方向资金操作相对积极,科技、新能源等板块出现一定的分歧,在流动性较为充裕的背景下,资金仍保持高低切换和板块大轮动的操作,在上周连续调整做空动能释放之后,短期资金有低吸进场的动作。由于当前市场成交量萎缩,增量资金总体进场积极性有待提升,而8月底高点平台是成交密集区,也是前期短线资金追涨进场的位置,有一定的套牢盘抛压,大盘反弹的空间将受到压制,短线仍要防范冲高震荡的可能。从优化布林线指标来看,近期股指调整到中轨位置得到支撑,但成交量萎缩和多空资金进场力度减弱,中轨位置的争夺可能会继续。由于中轨位置距离当前大盘指数较近,密切关注该位置的得失,防止波段趋势发生转折的可能。市场能否结束阶段的调整走势向上拓展空间,还需看政策和经济逻辑的强化。当前处于8月份经济数据逐步公布阶段,在7月份经济数据总体下滑的背景下,8月份经济数据成为判断三季度经济数据的重要参考,如果8月份经济数据继续下滑,市场对三季度经济下滑的担忧会对股市短期运行节奏有所影响,从而对政策的期望值进一步增加。政策的释放节奏,一方面关注9月18日美联储会公布9月份的议息结果,另一方面关注9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四季度的政策定调。如果三季度经济数据下滑明显,高层会议对财政政策、货币政策的增量部署值得期待,届时有利于市场的企稳或向上。近期市场进入数据公布期、政策观望期,指数可能以3700-3900点区间震荡为主。由于流动性总体较为充裕,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较高,板块仍会保持一定的结构性轮动机会。但是,在主线机会分化的市况下,新轮动的板块整体上涨空间较8月底之前的板块机会有明显的降低,操作上不宜激进追涨。从0Z指数走势来看:股指连续反弹站上中、短期成本均线,短期趋势有所扭转。全市场上涨个股家数和下跌个股家数比超3:1,70个板块中65个板块上涨,市场赚钱效应有所回升。多空资金净流入316.87亿元,对比上海市场资金流向来看,资金对中大市值和小市值品种操作相对均衡。从短期结构牛(大盘)指标来看,马股比例64%左右处于横盘状态;牛股比例20%左右处于小幅下降趋势;熊股数量小幅抬升至14%左右。总体来看,短期牛股数量并没有随市场的反弹而抬升,相反弱势股票有所增加,说明强势股仍处于风险释放阶段,部分低位横盘的马股并没有持续上涨转向牛股呈现补涨走势,部分横盘个股仍有风险释放的空间。由于8月27日调整以来,0Z指数最大跌幅超5%以上,短期缩量上涨可以认为是连续调整后的短线反弹走势,近期高点位置有一定的压力。当前应继续采取稳健的操作策略,总仓位控制在6成左右,底仓持股为主,浮动仓位应根据短线或波段决策信号做好止盈操作,剩余资金应等低吸机会的出现。
从昨日多空资金流向来看:70个板块中53个板块资金净流入,17个板块资金净流出,整体板块主力资金维持一定的进场积极性。其中汽车零部件、医疗器械与服务、通用机械、专用设备、白酒、传媒服务、化学制品、网络与通信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;通信设备、电气电源设备、光学光电子、元件、证券保险、银行、金属非金属新材料、黄金等板块资金流出居前。资金流出居前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前期活跃的CPO相关板块,上周活跃的新能源相关的板块,以及和行情走势相关的券商板块上;资金流入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机器人相关板块,连续调整相对充分的医药板块,中期整体涨幅较小的消费、传媒等方向上。总体看,强势板块资金有获利了结的动作,板块热点相对散乱,资金呈现明显的高低切换和快速轮动的特点。由于市场处于震荡和经济数据公布阶段,三季度经济数据总体下滑,市场对政策有预期的板块有一定的操作动力,如消费、周期等方向,但持续性不足,需要政策实质性的增量定调或落地。眼下流动性相对充裕的背景下,短线题材板块热点相对活跃,尤其是连续调整后的科技制造成长等方向资金仍有操作动力,只是上涨力度和整体板块的强度相比之前会降低;一些低位或横盘蓄势较长的板块也有阶段性的短线交易机会。由于近期的上涨是对8月底调整以来的反弹修复,注意部分个股冲高后再次调整的风险。在板块轮动较快、热点散乱的背景下,近期选股上应继续采取“避高就低”的防御性策略,中线继续挖掘配置业绩稳定增长、高股息价值蓝筹,以及业绩高增长、低估值的成长白马股,尤其是主力控盘度连续增加、有牛机构、牛私募进场的个股。短线应紧盯低位或调整充分的板块,一旦主力资金明显进场或有政策加持,可适当低吸,同时要降低盈利预期,快进快出为主。如图1:
本文反映当前观点,该观点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。相关资讯来源于公开信息,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祝投资顺利! 如果您看懂了,一定要点“完全看懂了”按钮。最后不要忘了点“顶”哦!